这是一首饱蘸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
首句点明时节,渲染思情:霜打芦花,往日那一片片白茫茫的秋日生机欲舍难舍,令他想起了母亲的白发,想起了母亲的故去,不由潸潸泪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去年五月归家省亲时的情景: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僧人典当了法衣,买了些粗米拿回家侍奉娘亲,而白头的娘亲就是在柴门边盼望着儿子的的归来……诗如一帧发黄的老照片,一首低回沉婉的曲子,响着余韵,久萦心间。
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
承御韩氏者,祖母之妷也,姿淑婉,善书。年十一选入宫,既笄为承御。事金宣宗天兴二帝,历十有九年,正大末以放出宫。明年壬辰,銮辂乐巡,又明年国亡于蔡,韩遂谪石抹子昭,相与流寓许昌者余十年,大元至元三年,弟澍为汲令,自许迎致淇上者累月。一日酒间,谈及宫掖故事,感念畴昔,如隔一世而梦钧天也,不觉泣下,予亦为之欷歔也。今将南归,赘儿子丑于许,既老且贫,靡所休息,而抱秋娘长归金陵之感,乃为赋此,庶几摅写哀怨,洗亡国之愁颜也。且使好事者倚其声而歌之,不必睹遗台而兴嗟,遇故都而动黍离之叹也。岁丙寅秋九月重阳后二日,翰林修撰王恽引。
罗绮深宫。记紫袖双垂,当日昭容。锦对香重,彤管春融。帝座一点云红。正台门事简,更捷奏、清画相同。听钧天,侍瀛池内宴,长乐歌钟。
回头五云双阙,恍天上繁华,玉殿珠栊。白发归来,昆明灰冷,十年一梦无踪。写杜娘哀怨,和泪把、弹与孤鸿。淡长空。看五陵何似,无树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