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富贵时有多余的乐趣,贫贱时也不必过于忧愁。谁知道天道的幽深险峻,吉凶祸福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请看那东门外的黄犬,再听听那华亭的鹤唳,千古的遗憾难以消除。哪里比得上鸱夷子,披散着头发,在小船上逍遥自在。
鸱夷子,成就了霸业,又有多余的智谋。跻身高位成为大国卿相,最终却放下权柄拿起钓竿归隐。春天的白昼,五湖烟波浩渺;秋天的夜晚,天空云月皎洁,除此之外都显得那么悠远。永远抛弃人间的俗事,把我的道义寄托在沧洲之上。
注释
馀:同“余”,多余、剩余。
倚伏: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东门黄犬:典出《史记·李斯列传》,指李斯被赵高诬陷,
朱熹的这首《水调歌头》以富贵贫贱、天道幽险为引子,通过对比东门黄犬、华亭清唳的典故与鸱夷子的逍遥自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词中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向往。通过描绘鸱夷子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心中理想的隐逸生活状态。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总结 朱熹的《水调歌头》通过对比富贵贫贱与天道幽险,以及对东门黄犬、华亭清唳与鸱夷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向往。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朱熹诗词中的佳作之一。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朱熹作为一位理学大师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